查古籍
【概述】岔气由用力不当闪挫后,出现深呼吸和咳嗽时胸胁背腰间胀满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X线骨质无异常。临床多见于青壮年。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鱼际。
操作:用28号和30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尖略向腕关节,刺0.8寸,得气后提插捻转,同时让患者作深呼吸动作,患者就会感到呼吸通畅,疼痛就会明显减轻或缓解。一般1次即愈,重得2~3次愈。
方法2:
选穴:后溪穴。
操作:用30号5分或1寸毫针,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0.5~0.8寸。得气后,拇指向后轻度捻转1~2分钟,并同时让患者活动腰背部。至腰痛全消失出针。未愈留针15~20分钟。
病例:吴××,男,27岁。1989年12月16日就诊。主诉昨日帮邻居搬家时由于用力不当,闪挫腰间,昨夜碾转反侧,一夜未眠,不敢深呼吸,咳嗽时亦明显加重。遂取后溪穴,直刺0.8寸左右,轻度捻转,并嘱其活动腰部,令咳嗽,针后明显减轻,可弯腰蹲起。一次即愈。
按语:后溪穴为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主一身之阳气。腰痛,闪腰岔气多为督脉阳气受阻。针后溪穴,可以使阳气得以转输运行,腰痛自愈。临症验证,无不如鼓应桴。
(二)指针疗法
选穴:腰腿点。
操作:医者用右手拇指指尖,对准穴位,用力切按,切按时让病人活动腰部,每次治疗一分钟左右,让病人休息5~10分钟再行治疗,直到病情缓解。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概述】岔气由用力不当闪挫后,出现深呼吸和咳嗽时胸胁背腰间胀满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X线骨质无异常。临床多见于青壮年。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鱼际。
操作:用28号和30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尖略向腕关节,刺0.8寸,得气后提插捻转,同时让患者作深呼吸动作,患者就会感到呼吸通畅,疼痛就会明显减轻或缓解。一般1次即愈,重得2~3次愈。
方法2:
选穴:后溪穴。
操作:用30号5分或1寸毫针,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0.5~0.8寸。得气后,拇指向后轻度捻转1~2分钟,并同时让患者活动腰背部。至腰痛全消失出针。未愈留针15~20分钟。
病例:吴××,男,27岁。1989年12月16日就诊。主诉昨日帮邻居搬家时由于用力不当,闪挫腰间,昨夜碾转反侧,一夜未眠,不敢深呼吸,咳嗽时亦明显加重。遂取后溪穴,直刺0.8寸左右,轻度捻转,并嘱其活动腰部,令咳嗽,针后明显减轻,可弯腰蹲起。一次即愈。
按语:后溪穴为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主一身之阳气。腰痛,闪腰岔气多为督脉阳气受阻。针后溪穴,可以使阳气得以转输运行,腰痛自愈。临症验证,无不如鼓应桴。
(二)指针疗法
选穴:腰腿点。
操作:医者用右手拇指指尖,对准穴位,用力切按,切按时让病人活动腰部,每次治疗一分钟左右,让病人休息5~10分钟再行治疗,直到病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