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寿世保元》 五绝

    作者: 龚廷贤

    五绝。一曰自缢。二曰墙壁压。三曰溺水。四曰魇魅。五曰冻死。

    凡五绝。皆以半夏为末。冷水为丸。如豆大。纳鼻中愈。心温者一日可治。

    又治卒死。半夏末如豆大许。吹鼻中。

    扁鹊治产后晕绝。半夏为末。冷水丸如豆大。纳鼻孔中即已。

    一救自缢死者。凡自缢高悬者。徐徐抱住解绳。不得截断上下。安被放倒。微微捻正喉咙。

    一人以脚踏其两肩。以手挽其顶发。常令弦急。勿使缓纵。一人以手摩捋其胸臆。屈伸其手足。若已僵直。渐渐强移动之。勿令泄气。又以竹管吹其两耳。候气从口出。呼吸眼闭。仍引按不住。须臾以小姜汤。或清粥。灌令喉润。渐渐能动乃止。此法自旦至夕。虽已冷可活。自夕至旦。阴气盛为难救。心下微温者。虽一日以上。亦可活。百发百中。一法以半夏吹鼻中。

    一治自缢气已脱。极重者。只灸涌泉穴。男左女右。灸脚三壮即活。

    一法。男用雄鸡。女用雌鸡。刺鸡冠血。滴入口中。即活。

    一救水溺死者。先以刀斡开溺者口。横放箸一只。令其牙衔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两足。着肩上。以背相贴。倒驼之而行。令出其水。仍先取燥土或壁土。置地上。以溺者仰卧其上。更以土覆之。止露口眼。自然水气吸入土中。其人即苏。仍急用竹管。各于口耳鼻脐粪门内。更迭吹之。令上下气相通。又用半夏末搐其鼻。又用皂角末棉裹塞粪门。须臾出水即活。一方。艾灸脐中。即活。

    一冻死。及冬月落水。微有气者。脱去湿衣。随解活人热衣包暖。用米炒热囊盛。熨心上。

    冷即换之。或炒灶灰。亦可。候身温暖。目开气回。后以温酒。或姜汤粥饮灌之。若先将火灸。必死。一用雄黄、焰硝各等分为末。点两眼角。

    一压死及坠跌死。心头温者。急扶坐起。将手提其发。用半夏末吹入鼻内少苏。以生姜汁同香油打匀灌之。次取药服。如无药。以小便灌之。一取东边桃柳枝各七寸。煎汤灌之。

    一中恶魇死者。不得近前呼叫。但唾其面。不醒。即咬脚跟及拇指。略移动卧处。徐徐唤之。待少苏。用皂角末吹鼻取嚏。或用韭汁灌鼻内亦可。

更多中医书籍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张三锡
  • 作者:
    钱峻
  • 作者: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