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夫小儿初生。血气未定。阴阳未和。脏腑未足。骨格未生。有变蒸之候。变者异常也。
蒸者发热也。所以变生五脏。蒸养六腑。须要变蒸多遍。则骨节脏腑。由是而全。胎毒亦因变而散。气血方荣。性情有异。后来出痘亦轻可也。自生之日始。每三十二日一变。凡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除手足四十五碎骨外。止有三百二十骨。自生下骨而上。一日十骨。三十二HT 为一变。骨气始全。一变生一脏。或一腑。十变则脏腑始足。每变轻则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吐或汗。或烦啼燥渴。轻则五日解。重则八日解。凡小儿之病。无有不由变蒸而得也。而不热不惊。无他病候。是暗变者多矣。此受胎气壮故也。凡变蒸。须看儿唇口。如上唇微肿。有如卧蚕。或有珠泡子者。是真变蒸之候也。此则决不可妄投针灸药饵若误之。则为药引入各经。症遂难识。而且缠绵不脱。反为药之所害也。如或因伤食。因伤风。因惊吓等项。夹杂相值而发。令人疑惑。亦须守候两三日。俟其病势真的。是食则消食。是风则行痰。是惊则安神。随症调治。或非变蒸。时而得伤寒时行瘟病。则口上无白泡。其诊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热。此为他病。可作余治。业幼科者。奚不详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