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苦寒性滑,通利九窍,痘疮家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白者,俱禁用。
痘疹若出而红活及白陷,大肠利者,切宜忌之。
〔利〕苦寒,入心包、肝、大小肠四经。凉血和血,通大小肠,宣发痘疹,清解疮疡。
〔修治〕二月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明。去头,并两畔髭,以石压扁,曝干细锉用。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害〕苦寒性滑,通利九窍,痘疮家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白者,俱禁用。
痘疹若出而红活及白陷,大肠利者,切宜忌之。
〔利〕苦寒,入心包、肝、大小肠四经。凉血和血,通大小肠,宣发痘疹,清解疮疡。
〔修治〕二月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明。去头,并两畔髭,以石压扁,曝干细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