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治痔漏热症。有瘀血作痛。取出恶物。通利小肠。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 赤芍(二钱) 枳壳(一钱) 阿胶(炒二钱) 莪术(一钱)生地黄(三钱) 茯神(三钱) 木通(二钱) 五灵脂(一钱) 桃仁(十粒) 大黄(二钱)白茯苓(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蜜三匙。水煎。食前服。以利为度。
一治痔漏脱肛便血方川黄连(多用酒浸约三日许净四两) 防风(去芦) 枳壳(麸炒二两) 当归(全用四两)
上四味。为细末。以前浸黄连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或沸汤送下。忌煎炒酒面羊鸡鱼腥之物。
生肌散
五倍子(炒黄色三两) 乳香 没药 孩儿茶(各一钱) 白矾(五分)
上为细末。每次以竹管吹入漏疮口内。
一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用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捻如枣核状。薄绵片裹纳下部。明日虫出。若痛者。加用轻粉作丸。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一治痔漏热症。有瘀血作痛。取出恶物。通利小肠。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 赤芍(二钱) 枳壳(一钱) 阿胶(炒二钱) 莪术(一钱)生地黄(三钱) 茯神(三钱) 木通(二钱) 五灵脂(一钱) 桃仁(十粒) 大黄(二钱)白茯苓(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蜜三匙。水煎。食前服。以利为度。
一治痔漏脱肛便血方川黄连(多用酒浸约三日许净四两) 防风(去芦) 枳壳(麸炒二两) 当归(全用四两)
上四味。为细末。以前浸黄连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或沸汤送下。忌煎炒酒面羊鸡鱼腥之物。
生肌散
五倍子(炒黄色三两) 乳香 没药 孩儿茶(各一钱) 白矾(五分)
上为细末。每次以竹管吹入漏疮口内。
一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用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捻如枣核状。薄绵片裹纳下部。明日虫出。若痛者。加用轻粉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