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审视瑶函》 止痛药

    乳香丸(治眼疼头痛.或血攻作而急.遍身疼痛.)

    五灵脂(二钱) 乳香 没药 草乌 夏蚕砂(各五钱) 木鳖子(五枚)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薄荷汤或茶清任意送下.如头疼痛甚.三服即止.

    按乳香、没药.总为定痛之要药也.必审其痛之源.而佐之以乳没则其效速也.如有风而痛者.用散风药中加乳香、没药.则痛可止.如血滞而痛者.当用行血药中加乳香、没药.而痛即止.如热郁而痛者.当用清热药中加乳香、没药.而痛即止.今人不工于此.而惟恃乳香、没药定痛.服之而痛不止者.不知治痛之所由也.乳香、没药岂能奈之何哉.而徒嗟其药之不效.弗思甚耳.

    拈痛散(治一切暴发火眼.疼痛昼夜不止.)

    生明矾(拣上白明透者佳研极细如粉样)

    上用鸡蛋清.共矾粉调匀.将鹅翎毛搽肿眼胞疼痛之处.如干再搽.数次.其痛即止.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