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表12-38实验动物血液中枸橼酸、酮戊二酸、草酰乙酸、乳酸、丙酮、酮醋酸、β-氢化丁酸含量[60]
化合物名称动物种类血标本种类数值(毫克/100毫升)枸橼酸马S5.0牛(幼)S4.7绵羊B4.4±0.6狗S3.3兔S10.0大鼠B1.3酮戊二酸大鼠B0.58±0.03草酰乙酸牛(幼)B1.3狗B2.2兔P1.9豚鼠P2.3大鼠B0.91±0.23乳酸牛B13.0P12.2绵羊B21狗B19大鼠B9.2±3丙酮狗B1.3±0.4酮醋酸豚鼠B1.7±0.4大鼠B3.3±0.8小鼠B4.6β-氢化丁酸绵羊B1.3丙酮的总值牛B2.6±1.0绵羊B1.8狗B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