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在使用中的限制,促使非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的研制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已代替放射性标记,推动分子杂交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两大类非放射标记核酸技术,即酶促反应标记法和化学修饰标记法。
酶促反应标记探针是用缺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或末端加尾法等把修饰的核苷酸如生物素-11-dUTP掺入到探针DNA中,制成标记探针,敏感度高于化学修饰法,但操作程序复杂,产量低,成本高。
化学修饰法是将不同标记物用化学方法连接到DNA分子上,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量制备(>50μg)如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方法,不需昂贵的酶,只在光照10~20min,生物素就结合在DNA或RNA分子上。
非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方法很多,现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在使用中的限制,促使非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的研制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已代替放射性标记,推动分子杂交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两大类非放射标记核酸技术,即酶促反应标记法和化学修饰标记法。
酶促反应标记探针是用缺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或末端加尾法等把修饰的核苷酸如生物素-11-dUTP掺入到探针DNA中,制成标记探针,敏感度高于化学修饰法,但操作程序复杂,产量低,成本高。
化学修饰法是将不同标记物用化学方法连接到DNA分子上,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量制备(>50μg)如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方法,不需昂贵的酶,只在光照10~20min,生物素就结合在DNA或RNA分子上。
非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方法很多,现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