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朱眷内眷,孕已八月,因送殡受惊,胸膈胀闷,呕逆不入食。城中时师,认为外感,为之发散,呕恶愈剧。举家恐胎有动,延予诊视。两寸脉皆洪滑,两尺弱,此亢上不下之候,胸膈胀者,盖由子悬而然,此一剂可瘳也。夫曰∶“胎妇难任峻剂,觑其呕恶之状,胀闷之势,时刻不 ,一剂曷愈?”予曰∶“请试之。”与温胆汤加姜汁炒黄连、大腹皮,水煎成送下姜汁益元丸,果一帖而呕止膈宽,即能进食,午后酣寝,怡然若未始有病者。其夫讶曰∶“温胆汤何神若此,幸详其义。”予曰∶“胎孕之症,重在足少阳,足少阳者,胆也。病起于惊,气逆痰随,胎气上逼,故脉亢上不下,在《难经》为溢候,由木火之性上而不下。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予故用一剂可愈也。方名温胆者,此温字非温暖之温,乃温存之温。黄连、竹茹清其肝胆之火,同白茯苓而安心神,益元丸压其痰火下行,火下行而胎因之亦安矣。”筠皋公曰∶“先生认症真,故投剂确,非神乎?药神乎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