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害〕虽能补中而益气,然味过于甘,甘令人满,脾必病也。故中满勿服。凡风痰、痰热及齿痛,俱非所宜。小儿疳病亦禁。生者尤为不利,多食致寒热。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凡形羸瘦者,不可食。杀乌附毒。忌葱鱼同食。
〔利〕甘平,调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和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和百药。
红枣,功用相仿,差不及尔。
〔修治〕擘去核用,青州枣,核细形大,多膏甚甜特佳。晒。晋州枣,肥大甘美,次之。
频食生虫损齿,贻害多矣。红枣益脾胃,余者止可充食。入和解药,姜汁炒香,入醒胃药,但去核炒香糊丸,药蒸透,乘热去皮核捣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