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圣济总录》 咽喉肿痛语声不出

    论曰,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者,风邪壅热,客于脾肺之经,邪热随经,上抟于咽喉,则血脉壅遏,故令喉间肿痛,甚则气道窒塞,语声不出也。

    治咽喉肿痛,不得语,卒中风毒,入于喉间,舌强头面身体疼痛,咽喉闭塞,气欲绝者沉香汤方

    沉香(锉) 木香 射干 防风(去叉) 升麻 甘草(炙) 当归(切焙) 黄芩(去黑心)熏陆香 藿香叶 鸡舌香(各一两) 独活(去芦头三两)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三分) 大黄(锉生用二两)

    上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治喉中如有物噎塞,声气不出。竹皮汤方

    竹皮 甘草(炙各一两)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 桂(去粗皮) 五味子 木通(锉各三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破,煎至六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服,日三。

    治咽喉中肿痒,微嗽声不出。黄 汤方

    黄 (锉二两) 人参(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甘草(炙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半分拍破,枣二枚擘,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食前各一服。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菖蒲丸方

    菖蒲(二两) 孔公孽(细研一两) 木通(锉二两) 皂荚(一挺长一尺者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上四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鬼箭羽汤下,不计时候。

    治咽喉噎塞,咳嗽。杏仁丸方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三分研) 桂(去粗皮一分)

    上二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杏仁大,每服含化一丸,细细咽津。

    治喉痹肿盛,语声不出方

    马蔺根(汁三合)

    上一味,入白蜜一合相和,慢火煎成煎,徐徐咽之,日可五七度。

    治喉痹肿盛,语声不出。桔梗汤方

    桔梗(炒一两)

    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三。

    治喉痹肿盛,语声不出方

    生姜汁(五合) 蜜(三合)

    上二味相和,慢火煎成煎,每服取半匙尖,含化服。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
  • 作者:
    张锡纯
  • 作者:
    未知
  • 作者:
    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