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苦寒之性,脾胃虚者犯之,洞泄不止。故凡小儿脾胃虚弱,不思食,及泄泻者,禁用。
〔利〕大苦大寒,功专清热杀虫,凉肝明目,镇心除烦,治惊痫,敷 齿湿癣。
〔修治〕出波斯国,状似黑锡,乃树脂也。采之不拘时月,味苦色绿者真。
密蒙花
〔利〕甘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音义,眼疾也),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善疗眼疾,外无他用也。
〔修治〕产蜀中,树高丈余,叶冬不凋,其花繁密蒙茸,故名。二三月采花,拣净酒润焙用。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害〕苦寒之性,脾胃虚者犯之,洞泄不止。故凡小儿脾胃虚弱,不思食,及泄泻者,禁用。
〔利〕大苦大寒,功专清热杀虫,凉肝明目,镇心除烦,治惊痫,敷 齿湿癣。
〔修治〕出波斯国,状似黑锡,乃树脂也。采之不拘时月,味苦色绿者真。
密蒙花
〔利〕甘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音义,眼疾也),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善疗眼疾,外无他用也。
〔修治〕产蜀中,树高丈余,叶冬不凋,其花繁密蒙茸,故名。二三月采花,拣净酒润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