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苦寒之品,非胃家所宜。《牧竖闲谈》云∶真菊延龄,野菊泄人。故丹溪曰∶野菊服之,大伤胃气是也。
〔利〕甘苦微寒,补益金水,善制风木,去胸中之热,祛头目之风,白术、枸杞、地骨皮、桑白皮为使。
〔修治〕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者为上。杭州黄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其余苦菊,单不入药,或炒黑,或煨炭,或生用。九月采摘曝干。野菊苦辛惨烈有小毒,调中破血,治痈肿疔毒,连茎叶捣,敷服皆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害〕苦寒之品,非胃家所宜。《牧竖闲谈》云∶真菊延龄,野菊泄人。故丹溪曰∶野菊服之,大伤胃气是也。
〔利〕甘苦微寒,补益金水,善制风木,去胸中之热,祛头目之风,白术、枸杞、地骨皮、桑白皮为使。
〔修治〕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者为上。杭州黄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其余苦菊,单不入药,或炒黑,或煨炭,或生用。九月采摘曝干。野菊苦辛惨烈有小毒,调中破血,治痈肿疔毒,连茎叶捣,敷服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