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疫三阳经病,营郁热盛,阳旺之人,则传胃腑。或自太阳,或自阳明,或自少阳,内传之来路不一,视其腑热郁发之早晚也。
卫统于肺而实化于阳明,卫旺营虚,皮毛敛涩,腑热燔蒸而表无泄路,营郁莫达,此疹病所由死也,若腑阳非盛,营热不能内传,经尽之后,自然外发。斑点一生,营郁解矣。
痘家营闭而卫不能发则死,疹家卫闭而营不能发则死。卫气之发,赖乎阳明,营气之发,赖乎太阴,故痘家最忌阳明之虚,疹家惟恐阳明之旺。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之湿,而润庚金之燥,治阳明腑证之大凡也。
内外感伤,一切百病,悉由阳虚,不宜润药,其最宜滋润者,惟有此种,多服地黄、天冬,愈善也。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温疫三阳经病,营郁热盛,阳旺之人,则传胃腑。或自太阳,或自阳明,或自少阳,内传之来路不一,视其腑热郁发之早晚也。
卫统于肺而实化于阳明,卫旺营虚,皮毛敛涩,腑热燔蒸而表无泄路,营郁莫达,此疹病所由死也,若腑阳非盛,营热不能内传,经尽之后,自然外发。斑点一生,营郁解矣。
痘家营闭而卫不能发则死,疹家卫闭而营不能发则死。卫气之发,赖乎阳明,营气之发,赖乎太阴,故痘家最忌阳明之虚,疹家惟恐阳明之旺。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之湿,而润庚金之燥,治阳明腑证之大凡也。
内外感伤,一切百病,悉由阳虚,不宜润药,其最宜滋润者,惟有此种,多服地黄、天冬,愈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