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齁喘者,即伤风之重者也。其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较之伤风之家倍甚。脾土常陷,胃土常逆,水谷消迟,浊阴莫降。一遇清风感袭,闭其皮毛,中脘郁满,胃气愈逆。肺藏壅塞,表里不得通达,宗气逆冲,出于喉咙。而气阻喉闭,不得透泄,于是壅闷喘急,不可名状。此齁喘之由来也。
轻则但作于秋冬,是缘风邪之外束,重则兼发于夏暑,乃由湿淫之内动。湿居寒热之中,水火逼蒸,则生湿气。湿气在上,则随火而化热;湿气在下,则随水而化寒。火盛则上之湿热为多,水盛则下之湿寒斯甚。此因水火之衰旺不同,故其上下之寒热亦殊。而齁喘之家,则上焦之湿热不敌下焦之湿寒,以其阳衰而阴旺,火败而水胜也。
此当温中燥土,助其推迁。降戊土于坎中,使浊阴下泄于水道;升己土于离位,使清阳上达于汗孔。中气一转而清浊易位,汗溺一行而郁闷全消,则肺气清降,喘阻不作。若服清润之剂,中脘愈败,肺气更逆,是庸工之下者也。
紫苏姜苓汤
苏叶三钱杏仁三钱橘皮三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甘草二钱砂仁二钱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若皮毛闭束,表邪不解,则加麻黄。若言语谵妄,内热不清,则加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