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论辩证广注》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成注云。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或问仲景于甘桔二汤证。无所谓寒热者。成注云。甘梗相合。以调寒热。何也。余答云。少阴为寒水之藏。今者热客其经。故成注又云。寒热相搏。则为咽痛。乃热邪与经中之寒气相搏。故宜用甘梗相合以调和之也。)武陵陈亮斯云。咽痛既属热邪。何不兼用寒凉之味。不知少阴病真藏气寒。得热证。犹为易治。若纯寒。则已滨于死。故虽属热证。不敢轻用寒凉。以其热非极热。而骤用寒凉。势必变极寒之证。其去死不远矣。此猪肤汤治热痛热利。亦止用粉蜜。猪肤不用苦寒。兢兢防正气之虚寒而热证之易变为寒证。同一意耳。学人不可不识此意。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亦系阳邪所传入者。邪热客于经络。甚至咽伤生疮。比之上条咽痛。则更剧矣。不能语言声不出者。以少阴之脉。入肺循喉咙肺属金。主声金空则鸣。肺受热邪所实故喉咙为之窒塞也。或问仲景言咽痛。咽以咽物。于喉何。与而云。语声不出邪。余答云。喉与咽相附。仲景言少阴病热咽痛。而喉咙即在其中。)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