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石膏黄连黄柏黄芩(各二两)香豉(一升绵裹)栀子(十枚擘)麻黄(三两去节)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瘥。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琥按上方。即三黄石膏汤也。虽云疗三焦热。实则阳明经府齐热。但表邪尚在。里未结实。故不可下。此方为清解最重之剂。愚意以方中栀子太少。麻黄太多。石膏宜倍用。其效更神。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石膏黄连黄柏黄芩(各二两)香豉(一升绵裹)栀子(十枚擘)麻黄(三两去节)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瘥。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琥按上方。即三黄石膏汤也。虽云疗三焦热。实则阳明经府齐热。但表邪尚在。里未结实。故不可下。此方为清解最重之剂。愚意以方中栀子太少。麻黄太多。石膏宜倍用。其效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