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加味五苓散

    《幼幼集成》卷二:加味五苓散处方

    漂白术2钱,白云苓2钱,结猪苓2钱,宣泽泻2钱,青化桂1钱,藿香梗1钱,宣木瓜1钱,西砂仁1钱。

    功能主治

    暑月不慎口腹,过食生冷瓜果,凉茶冷水,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

    用法用量

    生姜1片,大枣1枚,灯心10茎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五苓散处方

    赤苓2钱,猪苓2钱,泽泻2钱,茅术1钱半,桂枝木(黄连水炒)1钱,青木香1钱半,滑石3钱,甘草1钱,车前仁2钱。

    功能主治

    燥湿行水。主转胞。妊娠小便不通,胸中痞闷,头重而痛,苔白腻,脉濡,两尺微滑,属湿热而偏湿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医统》卷十八:加味五苓散处方

    山茵陈1钱,山栀子1钱,白术赤7分,茯苓7分,猪苓7分,泽泻7分,黄连7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湿热郁滞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用水2盏,加灯草10根,煎8分,食远温服。

    摘录《医统》卷十八《回春》卷四:加味五苓散处方

    猪苓、泽泻、白术(去芦)、赤茯苓(去皮)、肉桂、当归、枳壳、牛膝(去芦)、木通各等分,甘草梢减半。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虚寒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加味五苓散处方

    五苓散加羌活。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解表渗利。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调下,日3服;或以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金鉴》卷五十四:加味五苓散处方

    金铃子、白术(土炒)、泽泻、木通、茴香(炒)、赤茯苓、橘核仁、肉桂、槟榔、猪苓。

    功能主治

    阴肿。心热移于小肠,外肾肤囊肿痛光亮。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四《杂病证治新义》:加味五苓散处方

    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桃仁、黑白丑。

    功能主治

    温化活血利水。主膨胀,腹胀大如鼓,腹筋起,二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

    本方为温化活血利水之剂。以桂枝合苓术猪泽利水,合桃仁活血通瘀,合二丑温中攻下,共奏理气活血逐水之功。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五苓散处方

    白术3钱,茯苓皮3钱,猪苓2钱,泽泻1钱半,肉桂1钱,生姜皮1钱,五加皮2钱,炒远志1钱半。

    功能主治

    温化行水。主妊娠子痫。怀孕数月,因阳虚湿泛,致面浮肢肿,气促尿短,心累神倦,发病时骤然昏昧,不知人事,牙关紧闭,有时抽搐,舌淡苔白,或微有紫色,脉滑重按无力。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顾氏医径》卷四:加味五苓散处方

    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木通、枳壳、槟榔、甘草、滑石、川芎、当归尾、香附。

    功能主治

    难产,因腹有积水,渗入胞中,致临产而去水不止,恶露不下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治疹全书》卷下:加味五苓散处方

    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木通、瞿麦、腹皮、滑石、甘草。

    功能主治

    疹后泻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气喘者,加桑白皮。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普济方》卷三八六:加味五苓散处方

    猪苓1两,赤茯苓1两,白术1两,泽泻1两,木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1钱,缩砂仁5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肿满,因积而得,既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煎樟柳、木通、灯心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济生》卷五:加味五苓散处方

    赤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肉桂(不见火)1两,白术1两,车前子半两。

    功能主治

    伏暑热气,及胃湿泄泻注下,或烦或渴,或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加味五苓汤”。

    摘录《济生》卷五《医略六书》卷二十:加味五苓散处方

    白术1两半(炒),厚朴1两半(制),干姜1两半,猪苓1两半,茯苓3两,泽泻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皮)。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寒湿发黄,腹满疼痛,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

    用茵陈1钱半,水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寒湿内滞,脾弱不能健运,而郁遏成黄,故腹中满闷,疼痛不己焉,白术健脾元以燥湿,厚朴散腹满以除闷,干姜温中气散寒,肉桂暖营血散寒,猪苓通利三焦,茯苓渗利脾肺,泽泻通利膀胱以退黄也。使湿化寒消,则小便清利,而腹满无不退,疼痛无不除,何阴黄之足虑哉?复用茵陈汁清湿热退黄疸,且以防姜、桂之僭上也。此温中渗湿之剂,为寒邪郁湿发黄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会约》卷十五:加味五苓散处方

    白术3钱,茯苓3钱,泽泻2钱,猪苓2钱,肉桂2钱。

    功能主治

    子死腹中;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

    半酒半水(水须顺流取之),煎就,加朴消4钱,再煎2-3沸,热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万氏女科》卷三:加味五苓散处方

    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桂1钱,桃仁(去皮尖)2钱,红花2钱。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恶露不来,败血停滞,闭塞水渎,小便不通,其症小腹胀满刺痛,乍寒乍热,烦闷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
  • 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
  • 处方肉蔻霜1钱,北味6分,吴萸(泡)5分,白术(净炒)1钱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肾泄,五更即溏泻,经年不愈。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父)咀上药,以绢袋盛之,沉于瓮底,酒熟去糟,还取药滓,青布......
  • 处方天门冬6分,干地黄4分,桂心1两,茯苓1两,菖蒲3分,五味子3分,远志3分,石韦3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养命,开心益智。主好忘。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水任服。服30日力倍,60日气力强,志意足。摘录《千金》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