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泻,凉血,解毒
辛平、性滑涎粘。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肿毒有殊功(用芙蓉花,或叶、或皮、或根,生捣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出,已溃者则易敛。疡科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泻,凉血,解毒
辛平、性滑涎粘。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肿毒有殊功(用芙蓉花,或叶、或皮、或根,生捣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出,已溃者则易敛。疡科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