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通,行水
苦泄滞,淡利窍,甘助阳。入膀胱、肾经。升而能降,开腠发汗,利便行水,与茯苓同而不补。
治伤寒、温疫大热,(《经疏曰∶大热利小便,亦分消之意),懊 消渴,肿胀淋浊,泻痢疟(疟多由暑,暑必兼湿。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然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肾水不足则目昏。仲景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为治水之总剂。昂按∶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用肉桂辛热引入膀胱,所以化其气也。除桂名四苓散。《资生经》曰∶五苓散能生津液,亦通大便。曾世荣治惊风,亦用五苓散。白茯苓安心神,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平,木得桂而枯,能抑肝而风自止,可谓善用五苓者矣)。
多生枫树下,块如猪屎故名(马屎曰通,猪屎曰苓。苓即屎也,古字通用)。肉白而实者良。去皮用。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通,行水
苦泄滞,淡利窍,甘助阳。入膀胱、肾经。升而能降,开腠发汗,利便行水,与茯苓同而不补。
治伤寒、温疫大热,(《经疏曰∶大热利小便,亦分消之意),懊 消渴,肿胀淋浊,泻痢疟(疟多由暑,暑必兼湿。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然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肾水不足则目昏。仲景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为治水之总剂。昂按∶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用肉桂辛热引入膀胱,所以化其气也。除桂名四苓散。《资生经》曰∶五苓散能生津液,亦通大便。曾世荣治惊风,亦用五苓散。白茯苓安心神,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平,木得桂而枯,能抑肝而风自止,可谓善用五苓者矣)。
多生枫树下,块如猪屎故名(马屎曰通,猪屎曰苓。苓即屎也,古字通用)。肉白而实者良。去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