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之经,起目锐眦,下颈,合缺盆,口、咽、目,皆少阳经脉之所循。少阳以下行为顺,病则经气壅遏,逆循头面,相火燔腾,故见证如此。苦者火之味,炎上作苦也。眩者相火离根,升浮旋转之象也。《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头目眩,肝胆同气也。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之经,起目锐眦,下颈,合缺盆,口、咽、目,皆少阳经脉之所循。少阳以下行为顺,病则经气壅遏,逆循头面,相火燔腾,故见证如此。苦者火之味,炎上作苦也。眩者相火离根,升浮旋转之象也。《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头目眩,肝胆同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