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阴盛格阳色浅赤,发热不渴厥而烦,下利尿清爪青白,浮微通脉复阳还。
【注】经曰∶阴气太盛,阳气不得相营也。不相营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阳于外,故曰阴盛格阳也。色浅赤,谓面色见浮浅之红赤色也。其外证面赤发热而烦,颇类阳热,其内则不渴,下利清谷,小便清白,爪甲青白,四肢厥冷,脉浮微欲绝,一派阴寒虚证。宜通脉四逆汤冷服之,从其阴而复其阳也。利止脉不出,加倍人参。下利无脉,宜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厥烦欲死,宜吴茱萸汤。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阴盛格阳色浅赤,发热不渴厥而烦,下利尿清爪青白,浮微通脉复阳还。
【注】经曰∶阴气太盛,阳气不得相营也。不相营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阳于外,故曰阴盛格阳也。色浅赤,谓面色见浮浅之红赤色也。其外证面赤发热而烦,颇类阳热,其内则不渴,下利清谷,小便清白,爪甲青白,四肢厥冷,脉浮微欲绝,一派阴寒虚证。宜通脉四逆汤冷服之,从其阴而复其阳也。利止脉不出,加倍人参。下利无脉,宜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厥烦欲死,宜吴茱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