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胸满热烦栀子豉,痞硬冲喉瓜蒂平,发热恶寒肢烦痛,微呕支结柴桂宁。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痛硬大柴攻,误下柴胡证仍在,复与柴胡振汗生。
【注】上言其禁,恐失宜也;此言其可,贵变通也,胸满烦热,太阳少阳轻邪也,宜栀子豉汤涌之。胸满痞硬,气上冲喉不得息者,太阳、少阳重邪也,宜瓜蒂散吐之。发热恶寒,四肢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太阳、少阳表证也,宜柴胡桂枝汤,微汗两解之。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痛硬,少阳、阳明表里证也,宜大柴胡汤缓攻两解之。误下不致变逆,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若解则必蒸蒸振汗出而解,以下后虚故也。详太阳、少阳篇。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胸满热烦栀子豉,痞硬冲喉瓜蒂平,发热恶寒肢烦痛,微呕支结柴桂宁。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痛硬大柴攻,误下柴胡证仍在,复与柴胡振汗生。
【注】上言其禁,恐失宜也;此言其可,贵变通也,胸满烦热,太阳少阳轻邪也,宜栀子豉汤涌之。胸满痞硬,气上冲喉不得息者,太阳、少阳重邪也,宜瓜蒂散吐之。发热恶寒,四肢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太阳、少阳表证也,宜柴胡桂枝汤,微汗两解之。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痛硬,少阳、阳明表里证也,宜大柴胡汤缓攻两解之。误下不致变逆,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若解则必蒸蒸振汗出而解,以下后虚故也。详太阳、少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