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口干者,邪热聚胃,消耗津液,故少阴证,口燥咽干,急下之。口干漱水不欲咽者,若见表证,鼻衄,为邪热在经。缘阳明血气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犀角地黄汤。口干,身大热,背恶寒者,人参白虎汤。若无表证,加之胸腹满,如狂者,又为蓄血证,桃仁承气汤。少阳口干,小柴胡和之也。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口干者,邪热聚胃,消耗津液,故少阴证,口燥咽干,急下之。口干漱水不欲咽者,若见表证,鼻衄,为邪热在经。缘阳明血气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犀角地黄汤。口干,身大热,背恶寒者,人参白虎汤。若无表证,加之胸腹满,如狂者,又为蓄血证,桃仁承气汤。少阳口干,小柴胡和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