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市人张某.年可四十.病伤寒.大便不利.日晡发热.手循衣缝.两手撮空.目直视急.更三医矣.皆曰伤寒最恶证也.不可治.后召予.予不得已往诊之.曰此诚恶候.染此者十中九死.仲景虽有证而无治法.但云脉弦者生.涩者死.况经吐下.难于用药.谩以药与.若大便得通.而脉强者.庶可料理也.遂用小承气汤与之.一投而大便通利.诸疾渐退.脉且微弦.半月得瘥.论曰.或问下之而脉得弦者生.何也.答曰.金匮玉函经云循衣摸床.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承气汤与之.余尝观钱仲阳小儿诀法.手循衣领.及乱捻物者.肝热也.此证玉函列在阳明部.阳明胃也.肝有邪热.淫于胃经.故以承气汤泻肝.而得强脉.则平而和.胃且坚不受.此百生之理也.予尝谓仲景论.不通诸医书.以发明隐奥.而专一经者.未见其能也.须以古今方书.发明仲景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