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世医得效方》 齿病

    作者: 危亦林

    治虚壅牙齿疼痛,浮肿(方并见大方科虚损类。)

    治齿疼朽齿者,既去而齿之左右上下非痛非肿,不能嚼食,食后生姜煎一服,次以皮煎汤漱之,空心,以羊腰一对切片不令断,以葱丝、椒子、青盐、蒺藜末固之,再用散二钱和匀擦腰子内,荷叶包,煨熟,食之而愈。(方见大方科脾胃类。)

    治风牙痛,肿痒动摇,牙龈溃烂,宣露出血,口气等疾,悉能治之。

    地骨皮香白芷川升麻防风细辛川芎槐花当归本甘草(各等分)上末。每用一字许揩牙。或痛甚,即取二钱,用水一盏半,黑豆半合,姜三片煎,温漱,候

    治牙痛不可忍者。

    蟾酥(一字)生附子角(黄豆大,为末)巴豆(一枚,去壳研)麝香(少许)上为末,研匀,蒸饼为丸如黍豆大。以新绵裹一丸噙之,有涎即吐去。

    治同上。

    蝎梢(一枚,不去毒)附子脐蜈蚣头(去嘴、毒)川乌头尖(各二个)上为末,先用竹枚刺痛牙龈,次以纸捻药一粟米许在痛处,甚者不过两三次效。

    治风牙疼,牙龈宣烂,牙齿动摇,腮颔肿痛。

    草乌白芷(各二两)细辛荆芥(各一两)红椒牙皂鹤虱荜茇缩砂仁(各半两)上为末。每用少许擦痛处,有涎吐出,不得咽,少时以温水漱口,频频擦用,立效。

    加细辛、枳壳,用生姜、枣子、乌梅煎,治毒痰齿痛,仍以片子姜黄、荜茇等分,煎,候温,以舌浸其中,涎自流出。(方见大方科疟类。)

    治恶血齿痛。

    上用川五灵脂,米醋煎汁,含咽。

    治毒血齿痛。加入升麻煎。(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治牙宣出血,或痛。

    上用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擦牙。仍前点服。

    治齿出血。

    郁金白芷细辛(各等分)上为末,擦牙。仍以竹叶、竹皮浓煎,入盐少许含咽。或炒盐敷。

    治牙宣,鲜红者甘露饮,瘀红者双和汤。仍以盐泥炒为末,揩牙上。(方见大方科积热及虚

    治牙疼。

    雄黄没药(各一钱)乳香(半钱)上为末,若左边疼,用少药搐入左鼻,又吹入左耳。如右疼,搐右鼻,吹入右耳。

    塞耳方蒲黄末乳香末白芷末(各半钱)雄黄末(一钱)上和匀,以纸蘸药一字,紧塞耳内随左右,仍用荆芥咬在痛牙上。

    鹤虱细辛白芷甘松(各等分)上为末,每用少许揩牙上。如有蛀孔,用药入按孔中,效。

    治牙齿痛。

    上以芜荑仁安蛀齿上,有缝就窒之,立效。

    治风牙痛,马夜眼上以刀儿薄起一片子,报在所患牙缝中,或咬在痛处,沥出风涎即止,

    治牙痛。

    光明白矾(枯过)滴乳香(各等分)上为末,熔蜡量多少和成膏,旋丸看牙孔子大小填之,其痛立止,神效。又方,入胭脂少治牙痛,白僵蚕直者不以多少,用生姜片切同炒,候赤黄色为度,去姜不用,为末,每用取

    治风牙疼痛,不拘新久,一服立效。

    高良姜(一块,约二寸)全蝎(一枚,瓦上焙干)上为末,以手指点药,如齿药用,须擦令热彻,须臾吐出少涎,以盐汤漱口大妙。亦治腮颊

    治一切齿痛,不问久新风疼痛,立效。

    全蝎(七枚,去毒)细辛(洗净,三钱)草乌(二个,去皮)乳香(二钱,别研)上为末,每用少许擦患处,须臾以温盐水灌漱。

    治风壅热气上攻,齿龈浮肿,或连颊车疼痛,或宣露血出。

    莽草川升麻柳枝槐角子鹤虱地骨皮本(去芦)槐白皮上锉散。每服一两,水一碗,入盐少许煎,热含,冷吐之。

    治牙疼。

    防风鹤虱(各等分)上锉散,浓煎,噙漱立效,老鹤虱草研烂,塞痛处亦可。

    治齿热痛,龈肿有汁,先敷以消风散,又以朴硝敷其上。

    又法∶用川升麻煎汤漱咽,解毒。(方见风科热证类。)

    治冷证齿痛。

    香附子红川椒故纸(炒。各二钱)荜茇(一钱)上为末,和炒盐二钱擦敷。

    治面肿牙疼不可忍。

    川芎白芷细辛(各等分)上为末,擦两三次,盐汤漱立止。

    治牙疼,遇吃冷热独甚。

    良姜细辛大椒草乌尖上为末,以指蘸少许揩牙上,噙少时,开口流出涎妙。

    牙痛有四证,热者怕冷水,用牙硝、姜黄、雄黄、荆芥。冷者怕热汤,用干姜、荜茇、细辛糖。

    治牙有虫而痛。韭菜头连根洗净烂擂,同人家枝上泥和匀,搽痛处腮上,用纸贴一时顷取下,细细虫在泥上,可以绝根。

    治无故牙动,牙宣出血。香附子去皮毛,锉碎,用姜汁浸一宿,曝干为末,漱口揩齿坚,无动无血矣。

    已验方治牙疼。

    露蜂房栝蒌皮上等分,烧灰,去火毒,擦牙。或以乌根、韭菜根、荆柴根、葱根四味煎汤,温荡。

    治一切牙疼。

    甘松香莽草川乌(去皮,炮。各二钱)北细辛(去叶,二分)硫黄(半钱)香附子(炒上为末,以手指蘸少许揩牙上,立效。后用盐汤灌漱妙。

    秘方治经岁牙疼。枫香脂为末,入每焚香炉内灰,再筛过,常日洗面时用揩牙上,永无斯更临睡以温水净漱为佳

    治牙齿宣露出血。

    百草霜小蓟香附子(炒,去毛)真蒲黄(各五钱)上为末,揩牙齿上,立愈。

    治牙疼。陈芫花一握,甘草节五钱,细锉,各煎。先用芫花汤噙,唾去,次用甘草少时,效。

    治蛀牙疼,莽草为末擦三五次,虫即无。

    治风蛀牙痛,霜杀老丝瓜烧存性,为末,擦痛处立止。

    治血风蛀牙。

    雄黄乳香(各一钱。研如粉)麻黄(半钱)白芷(一字)上为末,研匀,痛时先以荆芥穗咬在痛处,口凉去之。次用皮纸捻津湿之,点药少许,随痛又方露蜂房、炒川椒一钱,为末,每二钱煎,入少盐,乘热漱之。

    又方风蛀痛牙,用针刺杏仁,清油灯上烟熏,乘热认定病牙,以杏仁搭之。又复熏搭七次治虫蛀牙痛。

    红川椒(三钱)明乳香(一钱)上同研细,熔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塞孔中。

    敷药退肿。

    天花粉白芷赤小豆郁金荆芥薄荷(各等分)上件晒干,为末,蜜水调涂痛处。

    常用齿药,牢牙,去风冷,宣露,不问老少,用之甚效。

    槐枝柳枝(各长四寸一握。切碎)皂角(不蛀者,七茎)盐(四两)降真香白胶香(各上同入瓷瓶内,黄泥固济,糠火烧一夜,候冷,取出研细,用如常法。

    牙齿日长方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及煮水灌漱齿间肉壅方多因食咸热物而得。生地黄汁一碗,猪牙皂角数铤,火上炙热,蘸冷汁尽为度灸法∶以线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折为四分,去三分,将一分于横纹后臂中,灸三壮,随左随左又法∶治口齿蚀生疮者。承浆一穴,在颐前唇下宛宛中,可灸。

    又方∶治唇吻强,齿龈痛。兑端一穴,在唇上端,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导引方∶治牙齿痛。东向坐,不息四通,上下琢齿三十六下。

    辅车开不可合,饮令大醉,睡中搐鼻,嚏则自正。又南星末、生姜汁调敷,帛缚合,一宿愈又法∶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当疾出其指,恐啮伤。

    灸法∶治失音颊车蹉,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壮。又灸足内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二寸五分,名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