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治因断脐后为水湿风冷所乘,入于脐,流于心脾,遂令肚胀脐肿,身体重着,四肢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者发为风搐。此药利惊下痰,凡钓肠、锁肚、撮口,皆可用南星(炮,二钱)白附子(炮)牙硝天麻五灵脂全蝎(焙。各一钱)轻粉(半钱)巴右为末,稀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姜钱泡汤送下。若脐边青黑及爪甲黑者,不治
治同上。
蜈蚣(一条,酒洗去粪,炙)瞿麦(半钱)蝎梢(五个,去毒)直僵蚕(七个,去丝)上为末。每一字吹入鼻,啼则可医。仍服,薄荷调一字服。
赤脚蜈蚣(半条,酒炙)麝香(少许)川乌尖(三个,生)上为末。每服半字。金银器汤调下。
治脐肿,先用荆芥水洗了,葱叶一皮,火上炙过,地上出火毒,以手指甲刮薄,内搭放肿处
治脐中汁出,或赤肿痛,或因水与乳入脐所致。
上当归为末敷。蛤蟆烧灰、白石脂末、油发灰敷,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