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鼠李(图缺),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之。枝叶如李子,实若五味子,色 黑,其汁紫色。味甘、苦,实熟时采,日干。九蒸酒渍服,能下血。其皮采无时,一名牛李。刘禹锡《传信方》∶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万不失一用山李子根,亦名牛李子,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以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瓷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必瘥。忌酱、醋、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神效。
襄州军事柳岸妻窦氏,患口疳十五年,齿尽落,龈亦断坏,不可近,用此方遂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鼠李(图缺),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之。枝叶如李子,实若五味子,色 黑,其汁紫色。味甘、苦,实熟时采,日干。九蒸酒渍服,能下血。其皮采无时,一名牛李。刘禹锡《传信方》∶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万不失一用山李子根,亦名牛李子,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以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瓷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必瘥。忌酱、醋、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神效。
襄州军事柳岸妻窦氏,患口疳十五年,齿尽落,龈亦断坏,不可近,用此方遂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