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查古籍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松脂(图缺),生泰山山谷,今处处有之。其用以通明如熏陆香颗者为胜。道人服饵,或合茯苓、松、柏实、菊花作丸,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甄,用白茅藉甄底,又加黄砂于茅上,浓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亦可单服。其实及根白皮,古亦有服食法,但今松实,多作果品,余不闻堪入药。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烧其枝上,下承取汁液,名松 (音 ),主牛马疮。皮上绿衣,名艾纳香,用合诸香,烧之,其烟不散。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音之误也。言每五 为一叶,或有两 七 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中品有墨条,不载所出州郡,然亦出于松,故附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