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
人参 白茯苓 芎 桂心 当归 白芍药 白术上等分,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粟米百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空心稍热服。
【料简】
夫便血,有肠痔、蛊毒、热痢、酒痢、血枯、肺痿等,别有门类,其如风痢,亦当在痢门,以纯下清血,故附于此,不可不知。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
人参 白茯苓 芎 桂心 当归 白芍药 白术上等分,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粟米百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空心稍热服。
【料简】
夫便血,有肠痔、蛊毒、热痢、酒痢、血枯、肺痿等,别有门类,其如风痢,亦当在痢门,以纯下清血,故附于此,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