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喜怒不节,忧思兼并,多生悲恐,或时振惊,致脏气不平,憎寒发热,心腹胀满,傍冲两胁,上塞咽喉,有如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所生。
半夏(汤洗七次,五两) 白茯苓(四两) 浓朴(姜制炒,三两) 紫苏(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治喜怒不节,忧思兼并,多生悲恐,或时振惊,致脏气不平,憎寒发热,心腹胀满,傍冲两胁,上塞咽喉,有如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所生。
半夏(汤洗七次,五两) 白茯苓(四两) 浓朴(姜制炒,三两) 紫苏(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