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图经》 连翘

    作者: 苏颂

    连翘(图缺),生泰山山谷,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兖、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岗上;叶青黄而狭长,如榆叶、水苏辈;茎赤色,高三、四尺许;花黄可爱;秋结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以此得名;根黄如蒿根。八月采房,阴干。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南方生者,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连草,南人用花、叶。中品鳢肠亦名旱莲,人或以此当旱连,非也。《尔雅》谓之连,一名异翘,一名连苕,又名连草。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一种乃如菡萏,壳柔,外有跗萼抱之,无解脉,亦无香气,干之虽久,着茎不脱,此甚相异也。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泽间极多。如椿实者,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据本草言,则蜀中来者为胜。然未见其茎叶如何也。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