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高良姜(图缺),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古方亦单用,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后巡即瘥。若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高良姜(图缺),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古方亦单用,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后巡即瘥。若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