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腰上三角superiorlumbar triangle(图11-1)由下后锯肌、腹内斜肌与竖脊肌所围成。如果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在第12肋的附着点不相互衔接,则第12肋亦参与构成一边。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腱膜,顶为背阔肌所复盖。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在腹横肌的浅面经过,故经腰部切口进行肾切除时,需注意这些神经,以免损伤。腰上三角为腹的后壁的薄弱点之一,腹膜后脓肿可自此三角穿破,腹腔内容物有时也可从此处突出,形成腰疝。
腰下三角inferiorlumbar triangle(图11-2)由背阔肌、腹外斜肌与髂嵴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无肌层复盖,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可从此处穿破,但形成疝的机会较少。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腰上三角superiorlumbar triangle(图11-1)由下后锯肌、腹内斜肌与竖脊肌所围成。如果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在第12肋的附着点不相互衔接,则第12肋亦参与构成一边。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腱膜,顶为背阔肌所复盖。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在腹横肌的浅面经过,故经腰部切口进行肾切除时,需注意这些神经,以免损伤。腰上三角为腹的后壁的薄弱点之一,腹膜后脓肿可自此三角穿破,腹腔内容物有时也可从此处突出,形成腰疝。
腰下三角inferiorlumbar triangle(图11-2)由背阔肌、腹外斜肌与髂嵴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无肌层复盖,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可从此处穿破,但形成疝的机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