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手式】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或食、中指并拢,与拇指对称成龙含物状。
【要领】五指伸开要自然,拇指与食、中指或四指对称似龙含珠,以拇指与其余的指间关节的轻微屈伸蠕动,调节对称指之间气与力的大小。
【应用】本式由五雷指式运气,变换而成。拇指与余指形成发气线,蓄气于对称指之间,以线形、点形、圆形、冷热、五行导气,通过推、拉、颤、旋、定等手法接触或离开发功体发气。本式多用于针刺之针体或身体某些特殊部位,如肿块、指、耳、肩等。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手式】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或食、中指并拢,与拇指对称成龙含物状。
【要领】五指伸开要自然,拇指与食、中指或四指对称似龙含珠,以拇指与其余的指间关节的轻微屈伸蠕动,调节对称指之间气与力的大小。
【应用】本式由五雷指式运气,变换而成。拇指与余指形成发气线,蓄气于对称指之间,以线形、点形、圆形、冷热、五行导气,通过推、拉、颤、旋、定等手法接触或离开发功体发气。本式多用于针刺之针体或身体某些特殊部位,如肿块、指、耳、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