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奇效良方》 感冒风寒与疮疹相杂者第四

    作者: 董宿

    二十、红绵散。一名天麻散。治伤寒及痘疹天麻荆芥(各一分)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二钱)全蝎(七个,全者)上为末令匀,每服一钱,水半盏,薄荷二三叶,酒四五滴,煎二三沸,带热服之。如疹子未出,再进一服。相次又进一服,若是伤风,服亦不妨。此药大抵为解表之药也。治身有大热,面赤气粗无汗者,为表未解也,可服之。盖此药以天麻麻黄为主治也,有汗不得服麻黄者,其腠理已疏开,不宜更发汗也。如有热更有汗者,则惺惺散为和解之药也。故仲景论表证,有发汗者,有和解者,有调和营卫者,今有汗者不可服麻黄,则和解药为可用,如更有虚寒证者,勿服,宜调荣卫也,如和中散之类是也。论此药能治疮疹者,荆芥主寒热,鼠瘰,生疮下瘀血,天麻治诸毒恶气,皮肤壅满,热毒痈肿,蝎治诸风瘾疹,筋脉诸风,小儿惊风,其荆芥天麻蝎三味皆性平治疮理血,故宜疮痘所服也。

    二十一、五积散。治伤寒寒痰,内伤生冷者所服也。疮痘本为寒毒,小儿热盛,渴则饮冷,热则当风,反被风寒所伏,寒热相搏,面青发热,心烦自利者,宜以此药散其内外寒毒,然后热气上行,或汗,或疮痘,或瘾疹,服之而愈矣。

    方见寒门。

    二十二、麻黄汤,治疮疹烦喘甚者主之。

    麻黄杏仁(去皮尖)甘草(炙)桑白皮(蜜炙)上锉为散,每药一钱,用水七分盏,同煎至四分盏,去渣温服之。若脉数有热未退者,入竹沥少许,咽喉痛或嗽者,煎热入麝香少许服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