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心胸烦满,寒热往来,痰实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石膏()赤芍药前胡干葛(各十五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皮(各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豉十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热服,小儿分作三服,更量大小加减,不拘时服。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心胸烦满,寒热往来,痰实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石膏()赤芍药前胡干葛(各十五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皮(各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豉十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热服,小儿分作三服,更量大小加减,不拘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