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夫凡舌者主心。小肠之候也。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善用机衡。能调五味也。
凡而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内合五脏之气也。若脏热。则舌生疮。引唇揭赤。若腑寒。则舌本缩。口噤唇青。寒宜补之。热宜泻之。不寒不热。根据脏腑调之。舌缩口噤唇青。升麻煎主之。
舌者心之官。主尝五味。以荣养于身。资于脾。以分布津液于五脏。故心之本脉系于舌根缩而不能闭则白胎如而荣于身舌木舌舌但舌疮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