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养生书籍热

    【主持人】

    刘珍

    【嘉宾】

    虞坚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院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情报研究所所长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的话

    很久以前,“经络”、“气血”、“养生”等字眼是被我们忽视的;然而,不经意间,《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从头到脚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等等中医养生书籍跃居了近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书中提供的“招数”一时间成为很多人的健康宝典。

    我们请到了其中一名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传统医道的传播与推广的曲黎敏教授,请她谈谈对中医的体悟;而另外一位嘉宾是来自上海市中医医院的虞坚尔院长,来自一线临床的专家的观点,对于我们正确阅读与使用这些中医养生书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A 曲黎敏 每个中国家庭都应该有一张经络图1中医书籍何以“热”

    主持人:从2005年左右到现在,《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以及您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一直是书市中的畅销书,一种热点持续多年,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个现象。您认为这种“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曲黎敏:我认为“中医热”表面的原因是老百姓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这一客观现实导致的;如果我们追究更深一点的话,也可能是和我们近些年的生活方式急速变化带来的健康困扰有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了,生活水平似乎提高了,但是人们的健康水平并未有相应提高,反倒一些疾病发病率大大提高,新的健康问题也层出不穷。所以人们会转而求书,求中医,求本源,这些都是因为外求出现了困境,只好向内求自己,回归到对生命本体的诉求,是一种人性自觉的表现。比如,这一次“中医畅销书”热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收入、高教育程度的社会中坚人群,他们的加入,是因为在金钱和健康的平衡关系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本”与“末”,从专业性上,他们可能不能从传统医学典籍入手,所以通俗易懂、结合实际的中医书成为捷径。

    如果我们从更宏观更深远的层面来看,这股热潮也许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关注生命,重视对生命的解读这样一种思维定向和习惯。

    2“和”的力量

    主持人: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曲黎敏: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有个说法是“道以医显”,就是说,医道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第一条“修身”,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自我修为(包含身体和心灵)。而其中身体的修养是本,这是做其他事情的基础——古代很多知识分子都懂医,比如苏东坡和沈括就有过《苏沈良方》,王安石也通医道。

    而学习医道是为了“学以致用”,服务于民众。医圣张仲景就是痛于东汉末年大规模爆发的伤寒病,“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发愤研究医学。如果理解了医道就可以掌握我们中国文化里面很精粹的东西。

    第三,“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哲学精髓,也在中医之中得到了深刻体现。中医是“阴阳五行”之学,在临床上有个方剂学术语“君臣佐使”,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

    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整个中医治疗讲的就是主次、就是配合,调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之和,就是和之道,和的力量。

    3《黄帝内经》和中医养生

    主持人:您写了两本关于《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的书。为什么单独挑出《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典籍来讲养生?中医养生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曲黎敏:《黄帝内经》是中医第一书,也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黄帝内经》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这样你的身体才是健康的。整部《黄帝内经》甚至很少讲药,它更像一名老师,在指导你的生活。我们的古代医道从来不把病看成单纯的疾病本身,它要解决的不是病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不仅是身体的问题,更是心理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拯救。这是医学的至高境界。

    标签:中医养生书籍

    主持人:现在足疗的保健作用被提得很高,您怎么看?

    虞坚尔:足底是经络分布集中的地方,按摩足底,刺激经络,可以达到一定保健作用。对某些内脏系统的疾病可以通过足疗方法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但不可以过分夸大其功效,要强调的是足疗不等于足浴,足浴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效果有限。

    郑辛遥

    虞坚尔

    郑辛遥

    曲黎敏

    郑辛遥

    郑辛遥

更多中药材
  • 天王补心丹是一个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补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觉的人又心脾两虚,吃点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茯苓远志安心神,你看这个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话,叫安心神,就是治疗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叫天王......
  •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鸡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药膏、合钹草、金丝荷叶、天膏药。藤本植物,无块根。卵形叶子,下面被白粉,盾状着生。夏秋开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再排列成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朱红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浙江......
  • 其实脾气暴躁,打嗝反酸,口气重,大便干燥秘结,平时喜欢吃凉的东西,这种情况多数是肝胃郁热。首先肝郁,肝气郁结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气暴躁爱发脾气,而且肝在味为酸,打出来的嗝有热,腐,酸,馊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气也重,饭量大,吃完饭之后......
  • 昨天遇到一个患者,刚28岁,病史大约十天左右,问其原因,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引起了他严重的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继而引起湿疹的加重。那么湿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从中医来讲,湿疹的原因,主要是风湿热邪瘀阻肌肤,那么这个风湿热邪可以是外来的风湿热邪,......
  • 第一,吃的多,但是就是不长肉,这个可能和体内的火旺有关系,最常见的就是胃火旺,胃火旺不管你吃进来再多的食物,都能被快速的消耗掉,自然吃的多也不会胖。第二,吃得不多,不爱吃饭,吃不下饭,吃一点饭就要考虑是不是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过差。脾虚食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