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脉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季死。法当嗽也。脉涌涌不去者死。脉分绝者死肝脉反得濡而微者死。病微细涩。而反得紧大而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死。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病若脑痛。脉反大而缓者死。左有病右痛。下有病者生。脉病形不病者死。人病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脉当大反小者死。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羸人。得躁脉者死。人自涩。而脉来往滑者死。人自滑。而脉来往涩者死。人自小。而脉来往大者死。人自短。而脉来往长者死。人自长。而脉来往短者死。人自大。而脉来往小者死。尺脉上应寸口大迟者、半日死。诊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相反逆。即为死候也。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脉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季死。法当嗽也。脉涌涌不去者死。脉分绝者死肝脉反得濡而微者死。病微细涩。而反得紧大而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死。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病若脑痛。脉反大而缓者死。左有病右痛。下有病者生。脉病形不病者死。人病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脉当大反小者死。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羸人。得躁脉者死。人自涩。而脉来往滑者死。人自滑。而脉来往涩者死。人自小。而脉来往大者死。人自短。而脉来往长者死。人自长。而脉来往短者死。人自大。而脉来往小者死。尺脉上应寸口大迟者、半日死。诊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相反逆。即为死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