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银屑病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原因不明并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本病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伴不同程度瘙痒。一般夏季减轻或完全缓解,冬季加重或复发。

    临床可分为:(1)寻常型,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可融合成斑片,边缘明显,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到发亮的薄膜,剥去薄膜有点状出血,皮损多为泛发,亦可局限于某一部位。皮损形态有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病情处于进行期时可有同形反应。指趾甲、粘膜可受累。(2)脓疱型,分掌跖脓疤型和泛发性脓疤型两种。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浅表的无菌性脓疤,可发生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上,也可发生在正常皮肤上,常伴发热、关节痛和肿胀等全身症状及指甲改变。(3)关节炎型,多与脓疱型银屑病并存。寻常型银屑病病久后,也伴发关节病变。(4)红皮病型,银屑病受刺激或处理不当而形成,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有大量鳞屑。

    本病病因尚不明,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或免疫异常等有关。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可作病理检查。寻常型显示角化不全,角化过度,通常在角化不全的角层内可见到由多形核白细胞构成的微脓疡。真皮乳头升高,其上方的表皮层变薄。真皮层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偶见组织细胞。红皮病型除寻常型的病理特征外,其余变化与慢性皮炎相似。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抑制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类及静脉封闭等。但大多只能达到近期效果,且有一定副作用。

    中医学文献中有许多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白癣”、“干癣”、“马皮癣”、“狗皮癣”、“松皮癣”、“白疤”、“疤风”等。并认为多由脾肺湿热、复感风湿热邪,蕴于肌肤,致局部气血运行失畅,气久郁则生热,或因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其所养而成,或因七情内伤气机壅滞,久郁或瘀,故临症分“血热”、“血燥”、“血瘀”等类型施治。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寻常型、脓疱型银屑病598例,治愈556例,显效42例。治疗关节型、红皮型银屑病615例,治愈563例,有效45例,无效7例。

更多中药材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