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证治准绳》 腰痛

    作者: 王肯堂

    〔大〕肾主腰脚,产后腰痛者,为女人肾位系于胞,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未平复,而风冷客之,冷气乘腰,故令腰痛也。若寒冷邪气,连滞背脊,则痛久未已,后忽有娠,必致损动,盖胞络属肾,肾主腰故也。

    〔薛〕前证真气虚,邪乘之者,用当归黄 汤,或十全大补为主,佐以寄生汤。如不应,用十全大补加附子。一产妇腰痛腹胀,善噫,诸药皆呕。余以为脾虚血弱,用白术一味炒黄,每剂一两,米泔煎,时饮匙许,四剂后渐安,百余剂而愈。

    疗产后风冷,腰痛不可转侧,四肢沉重,行步艰难。

    独活 川芎 芍药(炒黄) 桂心 续断 生姜 桑寄生(各六分) 当归 防风(各八分)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空心分二服。

    千金大豆酒疗产后中风,腰背强痛,中风烦热苦渴,头身皆重,此因风冷及伤寒所致。

    用大豆(五升,炒令烟出) 以酒一升投之,密盖令温,去豆服一升,日夜数服,卧取微汗,避风。(亦有加羌活服者,亦佳。)

    生料五积散加桃仁煎,亦妙。

    《保命》治血癖,腹乃刺刺,腰痛。

    用四物汤细末三两,加酒煮玄胡索末二两,每服三钱,酒下。

    《广济》疗产后虚冷,血气流入腰腿,痛不可转。

    败酱 当归(各八分) 川芎 桂心 芍药(各六分)

    上 咀,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温二服。忌葱。

    《救急》疗妇人产后余血不尽,血流入腰脚疼痛,胸满气急,两胁痛方。

    生姜(一斤) 淡竹叶(一升,切)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二服。

    生地黄汤(《广济》)疗产后三日,患腰疼,腹中余血未尽,并手脚疼,不下食。

    生地黄汁(一升) 芍药 甘草(各二两) 丹参(四两) 蜜(一合) 生姜汁(半合)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地黄汁、蜜、姜汁,微火煎一两沸,一服三合,日二夜三,利一两行,中间进食,与药更进服。

    如神汤(方见腰痛。)

    产后恶露方行,忽然渐少,断绝不来,腰中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刀刺痛入骨中,此由血滞于经络,不即通之,有大痛处必作痈疽,宜桃仁汤。恐作痈者,预服五香连翘汤。

    桃仁汤方

    桃仁(去皮尖) 苏木 生地黄(各半两) 虻虫(去足翅,炒) 水蛭(炒,各三十枚)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恶露下即住服。

    五香连翘汤方〔一方有大黄一两。)

    木香 沉香 丁香 乳香 麝香 升麻 独活 桑寄生 连翘 木通(各二两,共为粗末)

    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入竹沥少许,温服。

    紫金丸 治产后恶露不快,腰痛,小腹如刺,寒热腹痛,久有瘀血,月水不调,亦可治心痛,方见前。

    当归黄 汤治产后腰痛,不可转侧,自汗壮热,身体强,气短。

    黄 芍药(各二两) 当归(三两)

    上锉,每服四钱,姜四片,水煎温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张三锡
  • 作者:
    钱峻
  • 作者: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