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查古籍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吕沧洲曰∶有妇胎死于腹,病喘不得卧,医以风邪伤肺治之。诊其脉,气口盛人迎一倍,左关弦动而疾,两尺俱短而离经,因曰∶病盖得之毒药动血,以致胎死不下,奔迫而上冲,非风寒作喘也。大剂芎归汤,加催生药服之,夜半果下一死胎而喘止。其夫曰∶病外家诚有怀,以室人见嫉,故药去之,众所不知也。
慎斋按∶以上三条,序胎前有喘证也。《内经》论喘属于肺经为病。若妊娠气喘,有乍感风寒而不得卧者,客邪胜也。发散自愈,参苏饮主之,三拗汤在所斟酌。若脾虚四肢无力,肺虚不任风寒,肾虚腰酸,短气不能步,猝然气喘不息。此脾肺素亏,母虚子亦虚,肾气不归元而上乘于肺也。生脉散、补中汤去升、柴,加沉香、补骨主之。《产宝》一条,是泛论喘证,有五脏相乘,非论胎前病也。丹溪火动作喘,此胎前最多,至于毒药伤胎病喘,时俗往往有之,病机之不可不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