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坏涎丸

    《博济》卷三:坏涎丸处方

    硇砂2分,寒水石半两(猛火烧透红,好酒内淬5-7遍,取出),密陀僧1大分,淀粉1大分,龙脑1分,水银1大分(将定粉放盏内,与水银同研,渐渐滴,令似乳),半夏半两(热酒烫1度,姜汁浸1宿)。

    制法

    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研好朱砂度过。

    功能主治

    痰涎壅盛,头重心烦,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生姜、龙脑水送下。勿嚼。

    摘录《博济》卷三《圣惠》卷五:坏涎丸处方

    白矾(烧灰)半两,天竺黄半两,半夏1两(汤浸洗7遍去滑,麸炒微黄),金箔50片,朱砂1两(细研,以水飞过),皂荚子仁半两(微炒)。

    制法

    上药以半夏及皂荚子仁捣罗为末,与诸药同研令匀,用烂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脾脏风壅,咽喉内涎唾如胶,心胸妨闷,语声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圣惠》卷八十五:坏涎丸处方

    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水银1分(以少枣肉研令星尽),铅霜1分,甘草半分(末)。

    制法

    上为细末,以糯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喉中涎,吐不出,咽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梨汁送下。以涎尽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幼幼新书》卷十七引郑愈方:坏涎丸处方

    半夏2钱(研,以生姜自然汁搜作饼子,用慢火炙黄干),粉霜半钱,铅白霜半钱,巴豆霜半钱,雄黄半钱,蝎梢半钱。

    制法

    上各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咽喉涎鸣如锯,兼伤寒身热面赤。

    用法用量

    每用5丸,灯心汤化破。如涎未下,再投灯心汤即吐。如取涎,连3服即泻,次补。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七引郑愈方
更多中药材
  • 《家庭治病新书》:八宝拨云散处方制甘石2两,熊胆3分,珍珠3分,月石西3分,琥珀3分,冰片2钱,辰砂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风火上攻,目赤者。用法用量外点本方,内服桑菊饮。摘录《家庭治病新书》《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 处方炉甘石2两,当归1两,艾5钱,槐皮1两(以上3味,用水1碗半,煎至1碗。以火煅石,将前水洒之3次毕,则用青布裹之,埋于小便地下,更宿取出),血竭3分,没药3分,乳香3分,麝香3分,朱砂3分,轻粉3分,硼砂3分,珍珠3分,玛瑙3分,水晶3......
  • 《简明医彀》卷八:八宝散处方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犀角、金箔、麝香、冰片。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用法用量金与银煎汤调下。注意戒谷味。摘录《简明医彀》卷八《普济......
  • 处方炉甘石1两,羌活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细辛1钱,薄荷1钱,麻黄1钱,白芷1钱,赤芍1钱,大黄1钱,黄芩1钱,黄柏1钱,当归1钱,木贼草1钱,龙胆草1钱,密蒙花1钱,蔓荆草1钱,蝉衣1钱,菊花1钱。功能主治眼目诸疾,痔疮。用法用量用泉......
  • 处方墨面560克 红花 冰片各6克 麝香3克 熊胆12克 冰糖30克 阿胶48克制法共碾极细面,制成长方形小块。功能主治清热,镇静,止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急怒暴热而骤然吐血。用法用量每服4.2克 白开水送下。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有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