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妊娠寒热皆因气血虚损,风寒乘之。风为阳邪,化气而为热;寒为阴邪,化气而为寒;阴阳并挟,寒热互见。经曰∶阳微恶寒,阴弱发热。此皆虚之所致,不因暑气所作,宜清解表邪,兼大补气血以主之,勿泥寒热假象也。若寒热不已,熏蒸其胎,胎必伤矣。更有患胎疟者,一遇有胎,疟病即发。此人素有肝火,遇孕则水养胎元,肝虚血燥,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也,以逍遥散清肝火、养肝血,兼六味丸以滋化源。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妊娠寒热皆因气血虚损,风寒乘之。风为阳邪,化气而为热;寒为阴邪,化气而为寒;阴阳并挟,寒热互见。经曰∶阳微恶寒,阴弱发热。此皆虚之所致,不因暑气所作,宜清解表邪,兼大补气血以主之,勿泥寒热假象也。若寒热不已,熏蒸其胎,胎必伤矣。更有患胎疟者,一遇有胎,疟病即发。此人素有肝火,遇孕则水养胎元,肝虚血燥,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也,以逍遥散清肝火、养肝血,兼六味丸以滋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