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产后骨蒸.先用清骨散作汤药服.后以保真丸作汤药服.
清骨散
柴胡 前胡 黄连 乌梅(去核各二钱) 猪脊髓(一条) 猪苦胆(一个) 韭菜白(十根各寸
上药四味为末.将髓胆韭同捣成泥.入童便一盏.熬稀糊入药末.捣为丸.如绿豆大.名清骨丸.每服三四十丸.清汤下.如上膈热多食后服.凡男女骨蒸.俱可服.惟上症须作汤药服.效更速耳.
保真丸
黄 川芎 地骨皮(各六分) 人参 白术 当归 天冬 麦冬 白芍 枸杞 知母 生地(各二钱) 茯苓 黄柏(炒各八分) 甘草(五分) 五味(十粒) 此丸方.上症加枣(三个)作煎药服.
骨蒸劳热.服清骨散作汤药.不应.再服下方.
加味大造丸
人参 当归 山药 枸杞(各一两) 麦冬 石斛(酒蒸各八钱) 银柴胡(六分) 生地(二两)胡黄连(五钱) 黄柏(酒炒七钱)
另将门冬.地黄.先捣如泥.加紫河车(一具) 如系蒸熟者亦另捣.然后入诸药末.和匀.捣匀为丸.若焙干河车则为末入药.捣匀蜜丸.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产后骨蒸.先用清骨散作汤药服.后以保真丸作汤药服.
清骨散
柴胡 前胡 黄连 乌梅(去核各二钱) 猪脊髓(一条) 猪苦胆(一个) 韭菜白(十根各寸
上药四味为末.将髓胆韭同捣成泥.入童便一盏.熬稀糊入药末.捣为丸.如绿豆大.名清骨丸.每服三四十丸.清汤下.如上膈热多食后服.凡男女骨蒸.俱可服.惟上症须作汤药服.效更速耳.
保真丸
黄 川芎 地骨皮(各六分) 人参 白术 当归 天冬 麦冬 白芍 枸杞 知母 生地(各二钱) 茯苓 黄柏(炒各八分) 甘草(五分) 五味(十粒) 此丸方.上症加枣(三个)作煎药服.
骨蒸劳热.服清骨散作汤药.不应.再服下方.
加味大造丸
人参 当归 山药 枸杞(各一两) 麦冬 石斛(酒蒸各八钱) 银柴胡(六分) 生地(二两)胡黄连(五钱) 黄柏(酒炒七钱)
另将门冬.地黄.先捣如泥.加紫河车(一具) 如系蒸熟者亦另捣.然后入诸药末.和匀.捣匀为丸.若焙干河车则为末入药.捣匀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