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症以六君子汤为君.如因米饭伤.加谷芽.面食伤.加麦芽.肉食伤.加山楂.兼寒热作呕.肝木侮脾土.加柴胡.生姜.兼呕腹痛.手足逆冷.乃寒侮土.加姜桂.如不应.再服钱氏益黄散.若泻黄色.乃脾土之真色.加木香.姜.桂.若泻在五更清晨.饮食少思.乃脾肾虚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闲服白术散.如不应.或愈而复作.饮食少思.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至如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则用补中益气汤.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此症以六君子汤为君.如因米饭伤.加谷芽.面食伤.加麦芽.肉食伤.加山楂.兼寒热作呕.肝木侮脾土.加柴胡.生姜.兼呕腹痛.手足逆冷.乃寒侮土.加姜桂.如不应.再服钱氏益黄散.若泻黄色.乃脾土之真色.加木香.姜.桂.若泻在五更清晨.饮食少思.乃脾肾虚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闲服白术散.如不应.或愈而复作.饮食少思.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至如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则用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