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百问》 第四十八问 大小便不通

    作者: 宋仲甫

    答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者.传其不洁之物也.上与肺合.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化者.化其溲便之泄注也.内与肾合.或脏腑不和.营卫不调.使阴阳二气失升降之道.致大小二肠为秘结之患.巢氏云.热则秘结.寒则鸭溏.热搏于大肠.则大便不通.热结于小肠.则小便不通.令大小便不通者.是大小二肠受客热所结也.小肠受热化物不出.是致膀胱不能使溲也.故便血尿血者.皆繇热之所使也.

    枳杏丸.治脏腑坚秘涩少.

    杏仁(一两汤泡去皮尖别研) 枳壳(二两先研为末)

    上为细末.神曲为丸.桐子大.每服四十或五十丸.食前米饮姜汤下.

    麻仁丸.治津液亏少.大便结秘.

    麻仁(二两去皮) 枳实(四两去白麸炒) 芍药(四两) 大黄(炮四两) 浓朴(二两) 杏仁(二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未通加至三十丸.

    石韦饮子.治气淋.小遗涩痛.

    石韦(浸刷皮一两) 瞿麦 木通(各一两) 陈皮 茯苓 芍药 桑白皮 人参 黄芩(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咀亦得.

    真珠丸.常观血之流行.起自于心.聚之于脾.藏之于肝.此三经者.皆心血所系之处也.若三经守节.则血濡养而安和.苟一脏有伤.则血散溢而为咎.指迷方云.小便赤色.不痛不涩者.非热非淋.繇经气乘心.心气散溢.血无所归.渗入下经.故治之多用心药.宜服真珠丸

    真珠母(三分研如粉) 柏子仁(研) 当归(各一两) 人参 沉香(半两) 酸枣仁(炒去皮研)犀角(镑) 熟地(酒浸洗蒸干一两半) 茯神(去木) 龙齿(各半两)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十丸加至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临卧时各一服.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