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宝鉴》 二、阴虚血热

    「主证」 产后恶露过期不尽,色或红或紫,质粘稠,恶露臭秽,伴见一组阴虚⑺之症。

    「病机」 阴虚血热,扰乱冲任。

    「治法」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清化饮(《景岳全书》)加味。

    白芍 麦冬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 石斛 地骨皮 焦栀子 旱莲草 海螵蛸 鱼腥草 紫花地丁

    本方为清化饮加地骨皮、焦栀子、旱莲草、海螵蛸、鱼腥草、紫花地丁。

    方中白芍、生地养血凉血;丹皮凉血散瘀;黄芩、焦栀子凉血止血;麦冬、石斛养阴增液;地骨皮清退虚热;茯苓健脾渗湿;旱莲草滋阴止血;海螵蛸止血固冲;鱼腥草、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若见恶露不尽,兼见胁肋胀痛,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此为肝郁化热之象,治以疏肝解郁,凉血止血;方易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丹皮 栀子 生地 茜草根 侧柏叶

    本方为丹栀逍遥散去煨姜,加生地、茜草根、侧柏叶。

    方中柴胡、薄荷疏肝解郁;丹皮、栀子、生地清热凉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茜草根、侧柏叶凉血止血。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