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角化棘皮瘤是一种圆形、坚硬、常为肉色的皮肤新生物,中心有一独特凹陷,内含糊状物。
角化棘皮瘤常见于面部、前臂和手背,生长迅速。在1~2个月后,可超过5cm。常常在几个月后消失,遗留瘢痕。
角化棘皮瘤是良性的,但很像鳞状细胞癌,因此,应作活检鉴别。角化棘皮瘤可用手术、注射皮质类固醇或氟尿嘧啶治疗,都能消除皮损,留下的瘢痕比自行消失时小。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角化棘皮瘤是一种圆形、坚硬、常为肉色的皮肤新生物,中心有一独特凹陷,内含糊状物。
角化棘皮瘤常见于面部、前臂和手背,生长迅速。在1~2个月后,可超过5cm。常常在几个月后消失,遗留瘢痕。
角化棘皮瘤是良性的,但很像鳞状细胞癌,因此,应作活检鉴别。角化棘皮瘤可用手术、注射皮质类固醇或氟尿嘧啶治疗,都能消除皮损,留下的瘢痕比自行消失时小。